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有效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应急管理部在梳理分析近年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对2013年公布实施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进行修订。目前,新修订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已通过审议,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12月12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对《规定》进行解读。
有限空间主要指哪些场所?存在哪些风险?“在日常生产中,大家比较熟悉或常见的像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在工贸企业中像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污水处理池等都是典型的有限空间。”应急管理部二级巡视员王立忠说,有限空间一般都不是长时间工作的场所,人员只是在必要时才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维修、清理清淤等临时性的作业。同时,由于有限空间在设计上没有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考虑采光、照明、通风等要求,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会导致人员中毒或者窒息,也可能导致有限空间内发生爆炸。
近年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时有发生,屡屡酿成悲剧。应急管理部统计和分析10年来的事故情况显示,从事故类型看,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96.8%和96.9%;从危险因素看,主要是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从发生部位看,污水处理系统和窑炉、槽罐等设备设施相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71.5%和73.7%;从伤亡扩大原因看,没有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盲目施救相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87.4%和86.8%。
“这些事故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一人遇险、多人遇难’。人们往往因为对有限空间内存在的安全风险不清楚,在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施救,出现多人伤亡的悲剧。”王立忠说。
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局长杨智慧介绍,此次新规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理。《暂行规定》十年来对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遏制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安全生产法》修改后,有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规范作业发包安全管理等要求需要在新修订的《规定》中进一步予以落实。
二是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突出关键环节管理。应急管理部对事故类型、作业环节、危险因素、发生部位、伤亡扩大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对《暂行规定》中一般性、原则性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的有效性。
三是总结专家指导服务成果,进一步固化好的经验做法。针对有限空间事故企业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知无畏”违规作业和“前赴后继”盲目施救等突出问题。2022年以来,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探索推动的物理隔离、挂牌上锁等措施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规定》中固化为通用性要求。
杨智慧表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是企业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和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通过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推动《规定》的落实。一是加强宣传培训,督促企业将《规定》的重点要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做到应知尽知、应会尽会。二是加强专家指导,通过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帮助工贸企业不断提升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监管执法,聚焦监护人负责制以及作业的审批、防护用品使用和应急救援装备配备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的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对存在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企业,毫不手软依法严格实施处罚。